老姐簡歷
在五年前,完全沒想到自己會在巴黎成為甜點師呀...
只能說人生充滿了驚喜,其實我當年是拋棄台灣的一切而來到巴黎的,想要看看自己是否能在人生地不熟,沒有任何朋友且語言不通的法國學法文學甜點
沒想到很幸運的,努力都有被看見,也遇到了很多貴人,讓我這個半路出家的甜點師,雖然起步比別人晚了十年,但還是順利在來法國的四年內成為甜點領班,開始了每天用法文大呼小叫的日子
從2014年正式拿到法國巴黎的甜點師工作簽證後,陸陸續續有很多在巴黎餐飲學校學習的台灣人問我如何取得工作簽證。我也都老實笑笑地說,我算是特例,其實還有很多人比我更努力,只是我比較幸運罷了。
我也常常提醒自己不該恃寵而驕,最恐怖的不是努力沒有回報,而是自己的努力程度不及那些比自己更厲害的人
當然因為起步的比別人晚,所以也不免會有灰心喪氣的時候,感嘆身邊的朋友16歲入行,到26歲都已經有十年經驗了,而我的甜點人生從26歲才開始。以前因為不停的和身邊的朋友比較,所以給自己很多精神壓力,告訴自己一定要比別人努力三倍才能追上別人,也因此工作過度導致身體狀況不佳。
現在已經比較懂得盡力而為但不強求,雖然每天晚上還是會默默地反省自己,如何讓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更好,但與其要每天都達到別人眼中的100分,倒不如擱心自問是不是每天都有盡到100%的努力。
路遙知馬力,戲棚下站久了,猴子也能稱大王(咦?)
我知道最近慢慢開始有愈來愈多北一女臺大的朋友來巴黎學習廚藝,偶爾也會看到網路上對於這種狀況貼以"浪費教育資源"的標簽。
我認為台灣整個技職體系和教育制度是比較不開放的,所以我反而覺得台清交畢業生來法國念藍帶或糕點廚藝學校其實反而是個好事,至少他們畢業後終於知道自己不喜歡怎樣的生活願意接受社會輿論壓力(例如輿論所說的浪費時間或是浪費國家教育資源)轉換跑道。
之前在某粉絲專頁,“巴黎不打烊”,版主曾寫他朋友對他說「早期來法留學的台灣學生多是念政治、社會學、藝術史、電影這些專業。現在台灣很多高學歷的台清交畢業生,來法國念藍帶或糕點廚藝學校。」巴黎不打烊版主也說,「不是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是大家真的要加油了!」並提到之前訓斥大學畢業但卻想開咖啡店的助理
原文請看這邊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847206848649641&id=108090589227941
這篇文章,讓我想到大一時某位教授曾說臺大接受了國家很多的資源,如果想開咖啡店的話那請直接走出教室不要浪費自己時間也不要占用資源。不過我並沒有離開教室,因為我並不覺得念大學是在浪費時間,也不會有良心到把自己手上的教學資源還有研究資源以及最重要的同儕效應拱手讓人。
很慶幸系風很開放,常請到各業界的系友回來分享人生轉換跑道或是創業的過程(成衣業,作家,志工,研究人員,或是在企業裡當主管...),也還好念大學時加選研究所課程,教授沒有因為知道我不會讀研究所而拒簽我的加選單
愈來愈離題了,請把最後這邊當作既得利益者的告白就好了